2019年7月23日 星期二

香港「交通」無得救

今集會跟大家討論一下香港的交通問題。

每天坐港鐵或巴士上班的你,一定經歷過那種難民式的爭先恐後。九龍塘站、金鐘站月台,紅隧口的巴士站總是人山人海;明明已經是一班接一班的不停運送,但每每還是要等三至四班車才可勉強擠上,更不時聽到有乘客因為推撞問題而發生口角。

有人會反駁:「唔迫得咪自己揸車囉!」。我想說的是,別以為自己駕車就很享受。以往我曾經有駕車,除了日常代步,一心希望放假時可以載一家人到不同地方逛逛,輕鬆一下。但近年我不再養車了,因為汽車已不再為我帶來便利,反之只有煩惱。首先講日常代步,在上下班的繁忙時間,塞車是必然的事,最終其實不會比坐公共交通工具省時。再講假日外出消遣,當你駕車隨便到一個商場,在停車場閘口要排隊,辦免費泊車要排隊,等電梯往停車場要排隊,汽車出閘都要排隊。原意想輕輕鬆鬆享受的週末,卻因為駕車而變成不停排隊的行程;車子,變成了負累。



一次故障,體會香港交通系統淪陷

塞車、擠迫、大排長龍,這些情況都是司空見慣的事,不至於會迫使我決定離開。直至我經歷了一次鐵路故障,讓我真正體會到香港的交通系統是何等不堪一擊。當時是2018111日,東鐵線在早上九時許發生故障,每天坐乘坐東鐵出九龍的我被困在大圍站。我親眼目睹那種淪陷的情況:鐵路站塞滿了濟留的乘客,附近所有巴士站、的士站、小巴站全都堆滿人,根本無法分辨龍頭龍尾;整個大圍站一帶被徹底隔離,完全無法離開這個區域。結果東鐵線在十一時許逐步恢復運作,而我最終到達九龍,已經接近二時。

這次經歷讓我深切體會香港的交通系統是何等脆弱。由於所有交通工具的載客量在正常情況下已超出負荷;當其中一種交通工具出現少許問題,整個交通網就會崩潰。這種不堪一擊的交通系統其實相當危險,當有天災發生,隨時會觸發與世隔絕的危機。往後發生的「山竹」颱風就是一個例證。


這個問題有方法補救嗎?沒了,真的沒救了。因為這是數十年來過份倚賴鐵路作規劃的後果,以至住屋和商業都過度密集地圍繞在鐵路沿綫地區,這種情況後難在短時間內解決。

另一個更主要原因,就是「人太多」。試想想,在繁忙時間,港鐵、巴士等已經是一班接一班的運送,即是說班次方面已到達極限,無法再加密班次了;既然班次無法再加,難道要加大容量?把港鐵增加至一班二十四卡?或者將雙層巴士改造四層?人口繼續無限制地輸入香港,在可見的未來,交通擠塞的問題只會越來越嚴重,被癱瘓的情況越來越多,沒救了。


暗藏殺機的港鐵月台(2019-07-23加按)

過份擠擁的候車大堂其實暗藏危機。港鐵大部份車站或月台都設在地牢或架空設施,只有數條扶手梯或樓梯作出口。萬一發生突發事故,乘客很難在短時間內疏散。而最近多次在港鐵站內發生衝突事故,假如有關事故在早上或傍晚的繁忙時間發生,後果不堪設想。


今天分享到此;下一集會繼續討論另一個無得救的因素。記得訂閱我,喜歡今集內容請幫忙按讚給予鼓勵,以及分享給你的朋友,謝謝。



訂閱我的Youtube頻道: https://bit.ly/2ZI9jrB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

睇完有咩感想?歡迎留言話比我知